开林教育-职业教育在线学习平台

开启更好的职业未来

400-619-2388
扫码领资料
扫码领资料

《深圳版小汤山》交付!

重!磅!2月24日被网友称为“深圳版小汤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首批顺利交付使用上万工人24小时日夜赶工四百余工程车辆星夜兼驰20天如期竣工首批交付使用……这个应急院区今日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据了解,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总占地8.9万平方米,其中B地块6.8万平方米,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需建设1000床隔离病床;A地块将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记者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获悉,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于1月29日先行开展场地平整工作,1月31日正式开工,2月19日基本完工,总工期20天。【南都N视频】视频:赵炎雄 孙雅茜 编辑:黄铭涛“深圳版小汤山”长什么样子?马上!多图带你直击现场“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1航拍角度看看应急院区的外观▽“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2“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3从门口进来就可以到达接诊大厅▽整个应急院区有1000张床位▽“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4应急院区里有16张ICU病床▽“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5这个院区有什么亮点?如何在20天就完成交付?背后又有什么故事?马上来了解!概况:占地6.8万平方米设置四大功能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澜路,在现有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区西侧,紧邻厦深高铁和李朗圣山公园,总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6应急院区总体规划图“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7应急院区建成实景图应急院区项目主要分为隔离区、限制区、生活区、研究区等四个功能区,其中——✦ 隔离区为2362个箱体板房,可提供1000张护理床位;✦ 限制区为手术部、ICU病房、检验科和放射科;✦ 生活区为库房和一线医务人员集中隔离居住用房;✦ 研究区为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8“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9手术室“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10缓冲室“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11护士站“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12ICU“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13病房据了解,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传染病医院,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定点收治传染病人,达到三甲水平。疫情出现以来,该院作为深圳疫情患者的集中收治医院,是深圳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主战场之一。应急院区建成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一共将可提供2100张床位“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14“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15施工:上万工人24小时轮班作业工期短、体量大、春节期间时间特殊、资源组织困难;有限工期场地内的多专业流水交叉施工;高边坡,紧邻高速路、高铁,地质条件不利;春节期间有几天降水多,影响正常施工……面对的种种施工挑战,“深圳版小汤山”的建设者们星夜兼程,交上了一份如期完工、交付使用的答卷。“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162月3日,现场挖掘机正忙着平整土地。“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17“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18作为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带领中建科工、重庆赛迪、中元国际和各参建单位携手并进,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应急院区,为守护市民健康防线保驾护航。不仅再现深圳速度,更体现了深圳担当。EPC总承包单位——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科工”)表示,接到建设任务后火速响应,投身临时医院项目建设一线。完成项目选址论证、总图规划、道路交通等设计工作的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组开足马力。至2月5日24时,经3天通宵作业,3次大规模修改,提交了除绿化外的全部施工图,绿化设计图也在随后迅速提交。“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19据中建科工统计,项目建设高峰期,共投入泥头车、挖机、汽车吊等工程车辆和设备489台,管理人员2372人,劳务工人10416人,开足马力,24小时轮班施工作业。“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202月3日下午,建设现场一片忙碌。技术:“搭积木”式的钢结构模块化病房20天干完2年工作量同时在短时间内,“飞速”建成的应急医院,比起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深圳版小汤山”的建设方式有什么不同?南都记者了解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的隔离病房及配套用房充分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2362个6米×3米×3米的标准化钢结构模块化箱体通过“搭积木”方式组拼,实现快速建造和调试,满足疫情防控需要。“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21中建科工方面介绍,此类模块为插接式房屋箱体,有别于传统的框架结构,具有制作周期短、现场安装快速、运输方便、组合灵活性高等优点,项目仅用20天即完成传统结构模式医院2年建设工期的工作量。此外,通过严格的制造及安装工艺使箱体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和气密性,满足传染病医院清洁区及污染区的压力等级需求。应该很多人想问比起我们常见的砖混结构和混凝土浇筑的建筑这种建设方式是否影响建筑质量?南都记者了解到,按照设计要求,“深圳版小汤山”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满足10年正常使用。记者获悉,除了箱体场外拼装等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方式,“深圳版小汤山”的建设过程中还综合运用了样板化与BIM、智能制造、5G通信系统等科技手段。此外,遵循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避免施工对高速、高铁的影响,以及规避山体滑坡风险,在项目设置的场外板房拼装场地,现场场地平整、基础施工与板房拼装两条线同步施工,推进工程进度。“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22“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23设计:既要20天能建成又要满足中长期使用需求与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其他类似医院的建设相比,“深圳版小汤山”有何不同之处?项目设计单位之一、“深圳版小汤山”总图设计单位——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总结为了三方面:一是建设目标不同,该项目不仅要考虑20天建成、满足抗击疫情的紧迫需要,同时还需兼顾作为医学研究中心的中长期使用需求;二是选址条件不同,该项目有就近依托的大型医院,但地形复杂、基本无道路和市政衔接,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场地平整、边坡处理、市政管网建设等基础工程。三是环保要求高,需要统筹考虑项目与周边的防护间距、医院内部洁净分区布局、医院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和潜在风险。“深圳版小汤山”交付!_24基于上述主要特点,“深圳版小汤山”从设计上采取了相应策略,满足项目功能、工期、环保等多重目标。南都记者注意到——以布局为例,院区总体布局上分为污染区(隔离病区)和洁净区,洁净区位于上风向;交通动线和出入口也分为区分病患、医护和污物三类专用动线和出入口。院区内,污染区和清洁区的给水管道分别设置,避免交叉污染的风险。污废水需先经消毒池、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消毒处理,达到相关标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特殊时期20天完成了2年的工作量为“深圳速度”点赞!

相关标签: BIM工程师介绍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